熱詞: 商標  專利申請  專利無效
                                                行業動態
                                                您的位置:首頁 > 知識動態 > 行業動態
                                                全球競爭的取勝之匙——記我國企業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快速增長
                                                來源:知識產權報
                                                更新時間:2012年11月5日    |    閱讀:2676 次    |    關鍵詞: 北京立成    知識產權    專利    代理    PCT    申請量    

                                                一年前的7月,對于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集集團)的知識產權部經理馬彬來說,正是最為緊張的時刻。那時,一家美國公司起訴兩家中集集團的美國客戶侵犯其美國專利權。根據協議,如侵權最終認定的話,則由中集集團承擔損失。馬彬粗略一算,如將訴訟進行到底,即使打贏這場官司,中集集團也需承擔300萬美元以上的律師費,如果敗訴損失將達1200萬美元以上,更為嚴重的是這可能導致中集集團相關業務退出北美市場。

                                                中集集團沒有坐以待斃,而是積極與客戶和原告進行溝通。在對涉案美國專利和被訴侵權產品進行分析研究的過程中,馬彬欣喜地發現,早在幾年前中集集團相關產品進入美國市場時就曾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途徑提交過國際專利申請,如今相關申請已在美國獲得授權。以此為談判基礎,中集集團在短短5個月內便結束了這場糾紛。馬彬長舒了一口氣,一段時間以來,采購、市場、生產等部門給她的壓力終于減輕了,同時訴訟的和解也在行業內進一步樹立了中集集團尊重知識產權并為客戶負責的良好形象。

                                                近年來,如中集集團般善于運用PCT制度快速、經濟、高效地進行國際專利布局的中國企業愈發增多。自1994年我國加入PCT體系后,經歷了一段時間的緩慢發展。但伴隨著入世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大潮,在黨的十六大、特別是十七大以來,受益于政策的導向,我國企業的知識產權意識得到了顯著提升,通過PCT途徑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量與日俱增,也為我國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找到了一把取勝之匙。

                                                可喜的變化

                                                在十幾年前,對大多數中國人和中國企業而言,PCT還僅是鏡中花、水中月。但到“十五”末期的2005年,我國的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已達2452件。進入“十一五”時期,更是一年一個臺階大步邁進。2006年我國提交的PCT國際專利申請量為3910件,列全球第8位;2007年這一數字變為4572件,進入全球第7位;2008年的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首次突破6000件大關,達6089件,成為全球第6名,并涌現出了中興通訊和華為公司兩家分別登上過全球企業PCT國際專利申請量排行榜首位的專利優勢企業,也涌現出了一批如大唐電信、華三通信等PCT國際專利申請“大戶”。

                                                2008年6月5日,國務院頒布實施的《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中明確提出,支持企業等市場主體在境外獲得知識產權。在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專利審查指南》等法律法規、規章的修改中,均在PCT國際專利申請的相關規定上實現了與國際規則的接軌。由此,我國的專利事業得到了進一步蓬勃發展的機會,一系列政策支持的結果是,我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及知識產權意識得到了大幅提升,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實現大幅增長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2009年,在《綱要》出臺后的第一年,我國通過PCT途徑共提交了7946件國際專利申請,首次進入全球五強;2010年,我國的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首次突破萬件大關,全年提交1.2337萬件PCT國際專利申請,同比增長56.2%,增速居世界各主要國家之首,年度申請量排名升至全球第4位;去年,中國的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達1.6406萬件,年增長率高達33.4%,比當年增速居第2位的日本高出12個百分點,年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在8年間增長了近10倍。

                                                有關專家認為,當前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歐債危機不斷發酵,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繼續顯現,美國、歐洲等西方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面臨困境,各國開始謀求新的增長方式。相比之下,新興國家發展勢頭強勁。世界經濟的這一發展態勢,在PCT國際專利申請量變化情況中得以體現。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首席經濟學家卡斯滕·芬克則表示,因為中國政府目前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卓有成效,中國未來的專利增長前景十分樂觀。數據顯示,中國的PCT國際專利申請的增長點主要在數字通信和數字技術領域。他認為這與中國不斷完善的國家稅收、政府采購等一系列扶持自主創新的政策密不可分。同時,這些領域發展空間巨大,為企業研發新技術提供了大量機會。

                                                有效的途徑

                                                在PCT國際專利申請量不斷攀升的數字背后,國內企業“走出去”的步伐不斷加快才是PCT制度真正助力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要意義所在,成為了中國企業參與全球競爭過程中獲取最大化利益的一條有效途徑。

                                                在一些專利實力較強的國內企業中,熟練掌握和運用PCT制度已經為企業發展帶來了顯著的成效。譬如在華為公司,其專利戰略貫穿產品生產過程的各個環節,包括市場、研發、采購、生產設計和銷售等。特別是近年來,華為公司已經擁有的LTE核心技術專利占全球同類專利的36%,業內排名第1位,其中大部分的國外專利均是通過PCT途徑提交專利申請,進而進入指定國并獲得授權的。在通過PCT途徑提交申請并進行了相當數量的國外專利積累的基礎上,華為公司近年來又先后提交了4700項國際標準提案,由其以國內外專利為基礎參與研發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標準,已被國際電信聯盟確定為6個候選標準之一,打破了以往跨國公司一統天下的局面。

                                                馬彬所在的中集集團也是受益者之一。興起于上世紀70年代的集裝箱制造業,其早期的壯大主要沿著“資本+人力”的模式發展。始創于1980年的中集集團同樣不能避免沿用勞動密集型的發展模式。但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市場為中集集團帶來可觀收益的同時,企業也養成了其遵循國際規則的處事習慣,其中尊重并善于運用國際知識產權規則即是其重要收獲之一。

                                                在中集集團的6條核心價值觀中,“創新無限”這一條不僅備受矚目且是中集集團長期以來的生存發展之道。近年來,中集集團明確提出了“技術牽引”的發展路線,進一步促進了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和裝備的全球專利布局。截至去年年底,中集集團共通過PCT途徑提交了47件國際專利申請,并指定進入了數十個中集集團產品布局的目標國,獲得了231件國外專利的授權。在談及中集集團遭遇的專利侵權訴訟時,馬彬認為,一方面是知識產權制度完備、善用PCT等制度高效地為產品保駕護航,另一方面是態度積極、尊重國際知識產權規則,這是中集集團能避免耗費千萬美元打跨國官司的關鍵所在。

                                                當然,在數量激增和優勢企業效益顯著的背后,我們也注意到,雖然我國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增長較快,但與排名在前的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與隱憂。譬如2010年的數據顯示,我國的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僅為美國的27.5%,同時國內的知識產權優勢企業、高校數量雖有提升卻仍明顯不足。有關專家分析指出,要改變這種現狀,縮小差距,應當盡快完善合理的制度體系,確??蒲型度胫鹉昙哟?,同時完善研發成果產權歸屬關系,激勵企業、科研院所與科研人員的創新與創造積極性,續寫中國企業“走出去”的輝煌篇章。

                                                分享到:
                                                點擊這里給我發送消息
                                                日韩 丝袜 中文字幕_播放国产AV剧情偷情_在线看av一区二区三区_三级中文版AV片